肩周炎是人們最熟知的肩關節疾病,俗稱“五十肩”。目前,肩周炎的發病人群正朝年輕化方向發展,長期伏案的人群易患此類疾病。長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應該在伏案1-2個小時後,稍微活動一下,同時,要加強體育鍛煉。下麵就向大家介紹何為肩周炎以及幾種簡單方便的肩周炎功能鍛煉法。
何為肩周炎呢?
肩周炎是指肩周軟組織(包括肩周肌、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病變引起的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功能障礙為特徵的疾病。
臨床表現和古代中醫文獻的描述,可歸屬於“漏肩風”、“五十肩”、“肩凝證”等範疇。
主要表現:
肩部逐漸產生疼痛,肩關節各個方向主動和被動活動度降低,肩關節活動受限。
肩周炎各個分期表現
肩周炎按病程分為急性期、粘連期以及緩解期三個時期。
急性期:
病程為4周,主要表現為肩周部疼痛,可為鈍痛、刺痛、冷痛、酸痛等,夜間明顯加重,肩關節活動正常或輕度受限。
粘連期:
病程約10-12周,肩痛較急性期稍減輕,肩關節功能活動受限明顯,各方向的活動度明顯減小,嚴重者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緩解期:
病程約6-18個月,表現為疼痛明顯減輕,肩關節活動度逐漸增加,可出現自愈傾向。
溫馨提醒:肩周炎的3個分期並無明顯分界,可彼此重疊。
肩周炎可能有哪些併發症?
患者如未及時就醫治療,往往會因為疼痛而減少肩部活動,進而導致軟組織粘連情況愈重,疼痛症狀也更明顯,因而形成惡性循環。
嚴重者將出現肌肉僵硬和骨化形成,引起關節僵直、退變。
肩周炎有哪些一般治療措施?
該病急性期疼痛嚴重時宜休息,治療以消炎止疼為主,不宜過多活動。但急性期過後,無論病程長、短,症狀輕、重,均應每日進行肩關節的屈伸旋轉及內收外展等主動活動動作,活動不以加重夜間疼痛為限。
功能鍛煉的目的在於改善肩部血液迴圈,減輕肌肉痙攣、組織粘連和攣縮,恢復肩關節的正常功能。
衝擊波療法是一種有效的保守治療方法,可以直達痛點,立即緩解疼痛的症狀,松解粘連,明顯改善關節活動度。
肩周炎鍛煉方法
根據個人情況,可以做一些肩部運動和拉伸動作,幫助增加肩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減少疼痛和活動受限。必要時可去醫院諮詢就診,進行專業指導。
爬牆法
面牆而立,距牆約一臂距離,患臂前伸接觸牆面,手指順著牆壁上爬,達到最大程度時,身體前出一步,如此反復直到腳尖觸到牆壁,每日3–5回,每回重複10–20次即可。
畫圈法
身體前傾,患臂自然下垂,順時針方向畫圈20–30次,再彎腰逆時針方向畫圈如前數。注意畫圈幅度要逐漸增大,以不勞累為度。
後背引伸法
首先患肢反手背伸、扶牆或物,用另外一只手壓上去,然後身體往後靠,這時候逐漸下蹲,到達極限後堅持10秒鐘,然後再慢慢放鬆。
前後擺動練習
軀體前屈(即彎腰),上肢下垂,儘量放鬆肩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然後做前後擺動練習,幅度可逐漸加大,作30——50次。此時記錄擺動時間,然後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後再做持重物(0.5——2公斤)下垂擺動練習,做同樣時間的前後擺動(30——50次),以不產生疼痛或不誘發肌肉痙攣為宜。開始時,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0.5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肩內收及外展
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儘量內收,然後再儘量外展。
特別注意事項
當患者懷疑有肩周炎時,宜儘快就醫,以免症狀加劇。及時治療可縮短病程,預防肌力下降、活動度喪失等嚴重結局的發生。
此外,經醫生指導功能鍛煉方案後,患者應嚴格遵醫囑執行,不應因疼痛而拒絕活動肩關節。
總結
在肩周炎的康復過程中,功能鍛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正確的鍛煉方法,可以改善肩部血液迴圈,減輕肌肉痙攣和攣縮,恢復肩關節的正常功能。在進行功能鍛煉時,一定要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動作,並遵循醫生的指導。及時就醫、積極治療,有助於縮短病程,預防嚴重結局的發生。